新闻
医学研究院两项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血液学十大进展”
发布时间:2021-02-04  来源:  阅读次数: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通过云端在天津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开启血液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大会邀请了血液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着重交流我国血液学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布局,是中国血液学领域的一场顶级学术盛宴。

会议通过血液领域主要专家、权威学术期刊编委会、血液领域主要学术组织等进行了网上投票,遴选出“2020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进展。我校医学研究院与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两项成果入选,分别是:刘胡丹教授的研究成果基于癌蛋白MYC调控机制的白血病治疗新策略,张好建教授的研究成果染色质变化调控白血病干细胞功能的新机制。会议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院长、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程涛教授总结表示:此次大会汇集专家智慧遴选2020年中国血液学十大进展,既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举,受到了血液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可和拥护。

刘胡丹教授和张好建教授是医学研究院建院后首批全职引进的科研人才。此次入选的两项研究成果,均由他们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医学研究院独立完成。刘胡丹教授和张好建教授还分别于2020年和2017年成功依托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他们在各自科研领域获得的成绩,展现了医学研究院与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近年来在武汉大学引才育才政策支持下取得的长足进步。两项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并列第一的首位作者)均是研究院与前沿科学中心招收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他们也凭借着勤奋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在科学上的重要发现,分别获得了2020年度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和一等奖。


附:入选中国血液学十大进展的两项科研成果简介。

进展1:基于癌蛋白MYC调控机制的白血病治疗新策略。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刘胡丹教授课题组发现蛋白酶AURKB直接结合并磷酸化癌蛋白MYC(新型S67磷酸化修饰),并揭示其增强MYC蛋白稳定性以及促进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恶性进展的功能作用。该研究为靶向抑制AURKB的抗白血病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FBXW7基因型可作为预测靶向治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Cancer Cell(《癌细胞》),论文题为“Direct Phosphory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MYC by Aurora B Kinase Promote T-cell Leukemogenesis”

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016/j.ccell.2020.01.001,武汉大学新闻网前期报道链接: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57075.htm


进展2:染色质变化调控白血病干细胞功能的新机制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张好建教授课题组发现染色质变化调控ALKBH5表达是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向白血病干细胞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证实ALKBH5特异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功能,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该研究发现了白血病干细胞演化的新事件,诠释了AML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特异靶向白血病干细胞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论文题为“Leukemogenic Chromatin Alterations Promote AML Leukemia Stem Cells via a KDM4C-ALKBH5-AXL Signaling Axis”

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016/j.stem.2020.04.001,武汉大学新闻网前期报道链接: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60424.ht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15号 邮政编码:430071 电 话:027-68750205  邮 箱:mri@whu.edu.cn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