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蒋卫团队揭示基因荒漠区lncRNA HIDEN调控内胚层分化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4-25 点击数:

长非编码RNAlncRNA)已被报道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发育与分化。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临近蛋白编码基因(PCG)的lncRNA,对于远离PCG基因荒漠区lncRNA的功能报道较少。尚未有报道说明这类lncRNA是否以及如何在人类早期发育中发挥作用。

2023424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蒋卫教授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desert lncRNA HIDEN regulates human 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via interacting with IMP1 and stabilizing FZD5 m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分化体系,通过多种组学数据探索不同类型lncRNA的表达量、组织和细胞表达特异性、亚细胞定位等特点,并探讨了一个内胚层特异表达的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 HIDEN在内胚层分化中的功能与机制。

通过多个转录组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与编码基因附近的lncRNA相比,荒漠区lncRNA表达量更高、更倾向定位于细胞质、更具有细胞/组织特异性(图1),这表明荒漠区lncRNA可能具有调控细胞谱系特化的生物学功能。

undefined

1. 三类lncRNA的表达特征

 

基于该实验室的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的转录组数据,本研究鉴定了46个内胚层分化过程特异表达的荒漠区lncRNA,并针对其中一个HIDENhuman IMP1-associated "desert" definitive endoderm lncRNA)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和机制探讨。作者通过利用shRNA以及CRISPR/Cas9删除启动子的形式干扰HIDEN的表达,建立了功能缺失的人多能干细胞系。这些细胞系维持正常的多能性基因表达和自我更新能力,但在自发分化的拟胚体体系以及定向的内胚层分化过程中,内胚层谱系分化明显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HIDEN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可以与RNA结合蛋白IMP1相互作用;而IMP1敲低或敲除也显著抑制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分子机制研究显示,HIDEN缺失影响IMP1蛋白与FZD5 mRNA的结合,导致FZD5 mRNA稳定性降低;而FZD5WNT信号通路受体,HIDENIMP1缺失导致内胚层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而在分化中使用WNT通路激活剂可以回补HIDEN缺失导致的内胚层分化受阻的表型。同时,FZD5的敲低或敲除也显著抑制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如图2所示,这些结果表明,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 HIDEN通过促进IMP1FZD5 mRNA的相互作用,稳定FZD5 mRNA并维持WNT信号,以促进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

图示描述已自动生成

2. HIDEN结合IMP蛋白,共同稳定mRNA FZD5,从而维持WNT活性,促进内胚层分化

 

综上,该研究关注了一类不被重视的位于基因荒漠区的lncRNA,并探索了其中一个在内胚层高表达的lncRNA HIDEN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HIDEN通过介导IMP1蛋白对mRNA的转录后调控,进而参与人多能干细胞内胚层分化的细胞命运决定。这些结果结合该课题之前的基因临近区lncRNA DEANR1Cell Reports 11(1), 137-148)以及GATA6-AS1Stem Cell Reports 15(3):694-705)的报道,共同揭示了lncRNA对于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谱系特化的重要功能。

蒋卫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卢佩博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博士生杨介、李茂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也得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肖宇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23-02925-w

蒋卫课题组长期从事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和转化研究,主要利用人多能干细胞维持和分化体系,探讨早期多能性转换及胚层分化的表观和代谢调控机制。近年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揭示表观遗传调控早期胚层分化的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Development 2023Cell Death Disease 2021);阐明长非编码RNA和重复序列在人多能性调控以及胚层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Genome Biology 2023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2Stem Cell Reports 2020);解析细胞代谢调控细胞干性和分化的机制(Redox Biology 2022Stem Cell Reports 2021Cell Death Discovery 2022)。

 

 

 


上一条:清华大学祁海教授应邀参加东湖医学名师讲座(第三十七讲)

下一条:上海交通大学梁启明研究员应邀参加PI午餐会